close

我的上海,華麗又蒼涼     關於起點世博    
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C小編我沒有去過上海,卻對這個魔性城市心嚮往之已久
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02.03.15.63.JPG 

 


  上海作為現代海派文學的代表都市,和象徵京派文學的北京相抗衡,一直以來是恰如其分,以她的妖嬈的姿態、時尚的風華、和一抹要勾不勾的媚惑,牽動著文人的筆尖,一傾傾出上海華洋交雜的矛盾,和上海人煙視媚行的眉眼。

  上海的文學,是鴛鴦蝴蝶,是老於世故,是傳奇的,是商業的。而上海,從不避諱這點。

  但有人說,上海人,不相信愛情。

  我很難想像,養育了說出「離開了你,離開愛情,我只有萎謝了。」的張愛玲,這個城市她的本質居然是不愛的。是否走在時代尖端的上海人,早已看透愛情的本質?又或者上海人對愛情嗤之以鼻的外表下,其實藏著害怕受傷的靈魂?

  這世間,何人不愛?又如何不需要愛?

  從上海館代表選書《小時代》、《上海三部曲》、《夜合花》來看,故事年代自紛雪亂世的民國初年,一路歷經戰火、蛻變和新時代的來臨,跨越數十年時光。從穿著旗袍鬈著額髮,至西式套裝和高跟鞋,不論是身為女間諜的段思綺(《夜合花》)、于堇(《上海之死》),還是街頭賣藝的蘭胡兒(《上海魔術師》),掌控十里洋場的小月桂(《上海王》),抑或是笑笑鬧鬧的現代四個女學生──顧里、林蕭、南湘、唐宛如,都在這個新舊交加的城市哭過愛過也恨過。有些女孩兒面對了愛恨,有些則在生死之際面對了選擇,在不同的時空中,都有一個姑娘聲嘶力竭地哭倒在同一個上海街頭,但哭過之後,她們的背影也更為灑脫。

  看過這些女孩們的故事,誰人說上海不懂愛?我認為,上海人不是不愛,而是太愛了以致不愛了就不要。

  作為世博會的起點,我們選擇一個少女外表包裹著老靈魂的城市,還有展現她深沉內心多樣面貌的五部作品,帶你一遊這座摩登又傳統的城市,在慵懶沙啞的歌聲中,在一排法國梧桐樹下,在絢爛的外灘燈海裡,一會上海敢愛敢恨的特質,聆聽她華麗下的惆悵和內心的蒼涼。

  我的上海,華麗又蒼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idian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